top of page

沐 恩「悅」刊

Serve.jpg

沐恩「悅」刊        2025/07

 

 

 申命記的示瑪shema

  趙志偉傳道  

有學者形容申命記是五經的顛峰之作,因為申命記是神人摩西的最後講論,神的選民在曠野經歷了四十年之後,摩西對新一代選民將要預備進入迦南前「一份情深的提醒」。就好像一對預備待嫁女兒的父母,在出嫁之前對女兒一份深情的叮囑!申命記對住後的影響力非常深遠,從歷史書來看,不僅承先(結束五經),而且啟後(歷史書),是以色列律法重要的典範。對後來的聖經書卷,以及信仰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新約作者引用申命記多達八十次以上(新約引用得最多的四卷書之一;另外三卷是創世記、詩篇及以賽亞書),新約中只有六卷書沒有直接引用申命記。福音書記載,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晝夜,三次引用申命記(6:13,16,8:3),來斥退撒但的試探(太4:1-11;可1:12-13;路4:1-13)。

虔誠猶太人每日早晚念誦的「示瑪」Shema(意思是「你要聽」,又譯作「恭聽篇」),主要出自申命記「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6:4-9,11:13-21)。是猶太人信仰的中心,當律法師問耶穌甚麼是最大的誡命,耶穌也是引用這段經文(太22:37-38)。經文包含對神的形容,並給百姓的命令,要求人與神建立關係。

「示瑪」Shema所表達的 不單是「聽到」(hear),而且更表達要「聽從」(obey)。就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中的教導(太5:1~7:28),我們唯有聽從他的話去行才是聰明的。「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太7:24-27)。所以,我們不但需要學習「聆聽」主的聲音,也需要學習順服,就是「聽從」主的吩咐、按著聖經的教導而活。

就好像我們在道路上駕車時,聽到警車、救護車或消防車的響號,就必需減速或停車,讓緊急車輛安全順利通過,以致可以盡快幫助有需要的人。若果你只聽見而沒有行動配合,因而導致延誤的後果,可能嚴重影響拯救的行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明白救人的重要,相信大多數人非常願意配合。但在信仰的靈程上,神有時會向我們發出響號,當我們「聽到」時有否配合行動「聽從」當中的提醒?! 你對上一次「聽到」神的話而「聽從」是在何時?順服後的喜樂你還記得嗎?

神藉摩西寫下申命記鼓勵百姓「聽從」神的心意,憑信心支取神的應許!今天,我們所面對家庭、事業、人際關係、甚至是個人靈命。在這個動盪變幻的世界中如何能站立得穩,但我們也反問自己在「聽從」之前,真的知道主對家庭、事業、人際關係、事奉等的心意是甚麼?沐恩家也需要學習「聽從」神的心意,使信徒生命得著更新和成長、離開舊我軟弱的生命;在不同的層面上「盡心、盡性、盡力愛獨一的主」!

除了平時出席崇拜講道外,在信仰追求曾擺上多少時間?心力?認真?會思考這信仰對你有何重要?為何重要?或許,當我們真的明白和體會主是「獨一的主」,才能夠在內心活出「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但願我們在信仰上,不但更「深」認識神的話,生命更「盡」地愛主你的神!我們就會漸漸與主建立一份親密的關係。而這份關係會讓我們真正與世俗分別出來、能按著主的心意去祝福別人!

沐恩「悅」刊        2025/06

 

 

 事奉神是我人生的目標

  廖佩霞傳道  

(約書亞記1:6-9) 「6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 7 只要剛強,大大壯膽,謹守遵行我僕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左右,使你無論往哪裏去,都可以順利。 8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 9 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當聽到726沐恩事奉人員退修會的主題:「沐恩新里程」時,我便想起約書亞記;當以色列民過了極艱巨的經歷,受埃及人的逼害,到神出手相救~~十災充份看到神針對埃及人所拜各類神名,如:血災針對尼羅河神HAPI,還有針對蛙神HEQET、蠅神、牛神、農神、太陽神,甚至法老自稱是神? 面對挑戰,神鼓勵祂的百姓說:1:6「你當剛強壯膽!」v.7「只要剛強」v.9「你當剛強壯膽!」,「Be Strong!」當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預備進入神應許之迦南美地(創15),然而摩西快要死了,神興起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入迦南,實在不容易。耶和華叫約書亞當剛強壯膽,打下強心針;因為約書亞要面對又大又難的事:

a) v.6使以色列百姓承受神應許之迦南美地,實現摩西未完成的任務,並要趕出當中的敵人。 

b) v.7更要剛強地囑咐以色列人謹守遵行摩西所囑咐的一切律法,不可偏離,v.8並晝夜思想。最後加強「當剛強膽!」更「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v.9神跟約書亞說:「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當我們面對教會的新一頁,神也許同樣對我們說:「xxx(每位沐恩家弟兄姊妹的名字),你當剛強壯膽!神要使你在工作/學習崗位上榮耀主!你當剛強,努力堅持神的律法,不可跟未信的人一同拜偶像!甚至不要與未信的人同流合污,分別為聖親近主、榮耀主!」;「你無論在哪裡,主都與你同在!」生活中、事奉中,我們面對什麼難處?最後,約書亞記24:15下:「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人生在世,往往不自覺只求快樂,卻又得不到;努力賺錢,卻又不多! 想專心栽培下一代,卻見子女遠離主越遠;人生的無奈,惟有尊主為大才可以讓人得到真正的滿足呢!我認識一位年青人,她真心信主是因為她有一位痙攣的姐姐,她見姐姐在信主後有很大的改變,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加上,主實在很看顧及保護她,就連一位妹妹也感受得到。

 

今天,我們經歷主的大能有多少?  你看到主的保護嗎?  你願意放下一切跟從主嗎? 主前三世紀時,一位叱吒風雲的亞歷山大大帝在臨死前吩咐人在他的棺木側鑿開兩個洞,可讓他的手從棺木裡伸出去,這並不是用來透氣,乃是讓人知道:就算一位有多偉大的大帝,橫掃歐、亞,但也體會人生的脆弱與短暫,在世只得33歲的生命,道出人生一個哲理:赤身而來、赤身而走。當以伊戰爭美國介入時,大家也聚焦爆發核戰的可能?!然而,約書亞的一生傳留到今天的我們,就是忠心地跟隨主為要得著應許之地。「因着信,以色列人圍繞耶利哥城牆走了七天,城牆就倒塌了。」(希伯來書11:30) 你願意在新時代、新環境、新里程下,為主多走一里路嗎?仍有很多人在救恩門外、又或在迷失中;在忙碌生活中、事奉中,也需要停下來、靜下來與同路人一齊享受退修的經歷,為主繼續打下美好的仗。我們的神是永遠坐著為王的神,縱然我們此刻面對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但深信主必與我們同在!

(羅馬書12:1-2)「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沐恩「悅」刊        2025/05

 

 

 信仰在家庭中的承傳

  趙志偉傳道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離婚家庭數目在近半個世紀內急劇增長。近年香港離婚案上升,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0年約有16,000宗離婚判令,2023年上升到18,000宗,3年間增長約12%。而父母離婚對子女的信仰影響,在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父母離異對於子女信仰的改變有著極大的影響與關聯。

很多研究顯示,家庭結構和宗教信仰傳統是影響子女對信仰的建立帶來重要影響。因為父母離異必然造成家庭結構的失衡,使子女生長在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例如,我曾在另一間教會認識一位大專生,他的父母結婚前也是基督徒,但兒女長大後婚姻卻進入「第二個高危期」 ;父母在人前人後裝作婚姻美滿,回到家後常因小問題就發動世界大戰。這位大專生在信仰上產生極大的衝擊,父母的信仰沒有在婚姻裡活出來,每天面對父母的衝突或冷戰,令他對信仰和婚姻產生莫名的陌生和恐懼!

心理學家 Lawton發現 ,相比在一個正常和諧家庭中成長的子女,離異夫婦的子女較前者有高出62%的機會從某個信仰改變到另一個信仰,甚至放棄其信仰,成為無信仰人士。這個研究讓我們知道,家庭離異大大增加了子女放棄其原有信仰的可能性。

而美國社會學家Scott Myers也曾邀請近500對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進行研究 。(這些在首次受訪時均有 7歲或以上年齡的孩子,隨後在1983、1988、1992年這些家庭再次受訪,1992年時這些家庭的孩子年齡均超過19歲。)後來將這些家庭採訪所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比較,Scott Myers得出了一些他認為的主要可能影響信徒後代信仰傳承的因素。

1/ 父母對於信仰的敬虔度和委身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子女在成年後(12年後)是否會對父母的信仰採取同樣的態度。

2/ 父母在婚姻關係中幸福與否,也會影響子女對於信仰的接受程度。

3/ 那些成長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的子女,往往更容易傳承父母的信仰。很大可能是受傳統的家庭倫理所熏陶,那些有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在大事上做決定等的傳統家庭中長大的子女,似乎更容易接受父母的信仰。

以上都是外國的研究,可能會受著不同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的結果卻是真實地提醒我們。若父母在婚姻關係裡活出聖經中所形容的愛與委身,這等於間接地告訴子女信仰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家庭中常充滿和睦、關愛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子女,也對信仰、對未來婚姻帶著盼望和力量。

現今很多夫妻在婚姻裡面對衝突和困難時,很容易選擇離婚來挑避面對問題,卻不知道是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成長!若只看困難確實容易令人氣餒,保羅也曾提醒夫婦如何在信仰中彼此學習,「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以弗所書六章21~25節)基督徒婚姻的寶貴就是可以一同倚靠主的恩典來改變。有不少夫婦在破碎婚姻中藉主的幫助與伴侶一同努力學習饒恕,用真愛來詮釋基督信仰的真諦,在困難過後你會發現神如何守保和祝福你們的婚姻。不單夫婦兩人經歷主的恩,子女也一同看見主的真實!婚姻的關係進入更深的親密,信仰才能在基督化的家庭中延續與承傳,願主幫助我們在這婚姻失衡的時代中,活出婚姻裡愛的真諦,將基督的信仰在家庭中傳承下一代!

沐恩「悅」刊        2025/04

 

 

「家Oikos」(家的希臘文οίκος)                                                                    廖佩霞傳道

大家熟識「愛回家」的主題曲—擁抱愛嗎?曾經用這首主題曲配上新詞送給自己父母的金婚晚宴中,你愛你的家嗎?你愛回家嗎?其實建立一個家是不易的,婚姻走到十年、二十年甚或五十年實在是不容易的事。現今離婚率高企,如何愛回家?感恩上帝一次又一次讓我們有機會去建立地上的家,包括神的教會。家是需要養育(nurture)、分享(share)及關懷(care),沒有計較,彼此建立如蓄錢一樣,一旦面對困難,隨時可是提取(之前建立的感情關係)並足夠有餘。Oikonomos(管家的希臘文οἰκονόμος)指出信徒就是管家,管好自己的家。(彼前4: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你是又忠心又良善的好管家嗎?是可靠可信的管家嗎?

四月初再上卡加利探訪教會及推動家庭事工,當中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更開心遇見兩年多前已在群組中認識的舊朋友。有些更因加拿大政府設有首次置業資助,不少朋友可以自置物業;有一對結婚不久且擁有第一間房屋時,真為他們開心。然而聽他們分享入住三個月後,便遭到巨型冰雹,將全屋打了一個孔一個孔,令人心痛;另又聽到他們的車也曾完全要報銷(total loss)。又聽到幾位朋友患上癌症(尤其高原的皮膚癌);又聽到兩位男士,一位新移民、一位是舊移民,他們都是因醫療事故險些死亡。但我最終總結他們的心聲是上帝讓他們一一渡過!還有肢體們的祈禱、湯水、接送,縱然負四十度冰冷的卡加利,教會成為他們溫暖的家。理解的,就是擁有多大的屋,若沒有愛,卻仍只是對著四面牆,冷冰冰的感覺你感受過嗎?「愛是永不止息的」、「神就是愛」,家中有上帝才有愛,才有溫度!

沐恩家有溫度嗎?剛剛4/13教會的外來講員也對我們的愛筵感覺很溫暖,要求下次再來都希望是第二週。是真的,暖暖的飯、甜甜的牛筋腩、笑呵呵的生日肢體,還有眼濕濕的感人見證。一月一次享愛筵,滋味在心頭。家是一齊建立的,如3/13另一位講員分享看別人比自己重要,真是美好!在家中,大家互相尊重、信任,就是神的家。自己在一次講道中分享一套電視劇集,內容道出人工智能(無人機)在物流業可以代替人去派件。然而,電視中的主角認定有溫度的派件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上帝可以差派天使去完成福音使命便可,為何要我們這班麻煩的人去傳福音呢?因為祂看我們不麻煩,看重每一個彼此配搭,有溫度地接觸人、服事神;不要冷冰冰的對著螢光幕,用溫暖的手接觸更多受傷的人,這才是神要的家(教會)!求神使用我們每一個愛主的信徒,用愛去建立神溫暖的家!

沐恩「悅」刊        2025/03

 

 

「建立生命、重新聚焦」                                               

    趙志偉傳道

最近閱讀了一本高紐爾(Neil Cole)所寫的書~~「教會3.0:為教會前途升級」,他是一位資深植堂者和牧者,並創辦了「覺醒教會」(Awakening Chapels),接觸無數都市裡面的後現代青年。並且他創辦Church Multiplication Associates (CMA)機構,服侍遍及美國四十五州及世界四十個國家。

在他的牧養反省中,體會每一個獨特處境也有它的重要性,從兩三人的群體到五人小組、家庭組(12-15人)、培訓組(25-75人)、關係網絡(100-150人)、公開聚會(200-500人)等。這不同處境和關係帶來信徒各方面的成長,十分認同作者很看重和有策略地建立教會的群體,在每個階段帶出屬靈的影響。耶穌對門徒訓練也是如此,3位門徒、12門徒、差派70人傳道、120人聚集(徒1:15)。由向內的個人成長至向外的福音擴展,主耶穌按著門徒的需要引導他們進深成長,經過日子的磨練後,讓屬靈群體產生生命的影響力!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各國因著防疫緣故頒布「家居隔離」的政策,目的是避免增加感染的機會。漸漸也產生另一個現象,人與人的關係開始不自覺的「隔離」了!很多教會的實體聚會人數明顯減少,這不是個別堂會的現象,這無形的轉變對教會牧養帶來挑戰和衝擊。信徒的聚集和互動是會產生屬靈的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當我們減少了相處和接觸,如何能更好的彼此建立?正如希伯來書10:24-25提醒:「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從保羅書信大約看到初期教會的輪廓,教會內的信徒仍有很多的生命的軟弱,例如哥林多教會被人稱為「問題多多哥林多」,其他教會也面對不同的困難和屬靈生命的不成熟!保羅仍看重他們,他形容教會為「神的教會」、「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保羅看重每一位都是神所揀選和拯救,盡了他的一生來服侍教會,建立基督的身體!

沐恩家也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每一位信徒都是神用寶血所賣贖,祂也盼望我們好好互建並祝福對方的生命!沐恩家的屬靈生命需要彼此建立,我深信你的出現有神的心意和引導,我們需要每一位弟兄姊妹一同參與和建立!無論在小組、團契、崇拜及不同的服侍中,重新聚焦在彼此屬靈生命的建立上,沐恩家可以成為更多人的祝福!

沐恩「悅」刊        2025/02

 

 

「愛神愛人中成長」                                               

    趙志偉傳道

各位沐恩家的弟兄姊妹,可以彼此稱為「神家裡的人」確是奇妙的恩典!這「家」是因我們一同

與主的生命在關係上結連,才能在屬靈生命上一起成長彼此建立。

我們因著不同的原因來到溫哥華這塊土地上,按BC省政府估計2024年年底大溫地區已經突破300萬人口,而我們也能相聚於沐恩家,這安排實在不是偶然發生!

我們相信主在不同教會中有祂的旨意,我們也深信沐恩家也有主的美意在當中。神不用天使直接向人傳道,而是藉著已經蒙了恩被拯救的我們,將這寶貴的福音傳給身邊的人。當如此思想,神太看重教會!我們要同心好好裝備自己,正如保羅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2:21)

 

主耶穌曾論及最大的誡命:「37……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38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40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22:37-39)。這被稱為「大誡命」的經文提醒我們要「愛神愛人」,我相信也是我們一生學習的功課,而教會定位的方向也不能離開這兩個重點—「愛神愛人」

 

沐恩家在2025年「從新出發」,我們也希望藉以下四個重點幫助信徒在「愛神愛人」中成長:

 

1/ 「個人扎根」: 建立信徒個人的靈修、讀經、禱告生活,屬靈的根基需要好好鞏固,從理性與感性中學習和體會神對我們的愛。

2/ 「崇拜更新」: 在每一週崇拜中更新,如已安排第一週~守聖餐、第二週~享愛宴、第三週~齊禱告……;並且透過「沐恩悅刊」讓會眾對沐恩家有更多了解和認識。

3/ 「事奉重整」: 沐恩家無論在主日崇拜或不同年齡層的團契或小組,都需要弟兄姊妹一同配搭事奉。在事奉成長中需要關顧鼓勵,因此不希望在事奉中失去方向,合適地在各崗位上彼此分工得力地事奉。

4/ 「裝備成長」:  沐恩家需要有方向和系統地訓練門徒、也透過不同的課程裝備信徒在真理上進深;這不單幫助我們在屬靈裡成長,也能將「真理」傳給未認識主的人。

盼望在2025年沐恩家在神的愛中,一起同行好好實踐「愛神愛人」的誡命,因為「我們若愛神,又遵守他的誡命,從此就知道我們愛神的兒女。」(約壹5:2)

​溫哥華基督教沐恩堂
Grace Church on The Drive

1720 Graveley Street

Vancouver BC

Canada

V5L 3B1

Tel: (604) 254-2772

office@gcdrive.org

© 2024 温哥華基督教沐恩堂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